昨日,歌樂山烈士陵園,解放軍戰士向“11·27”殉難烈士敬獻花圈。 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脫險志士孫重(右二)和郭德賢(右一)前來祭奠戰友 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烈士親屬手捧菊花祭奠烈士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南山龍園,戰友用鮮花表達對英雄康波的緬懷之情。通訊員 郭傳伍 攝南岸區江南殯儀館南山福座,市民為逝去的親人進行生態禮葬。記者 吳珊 攝
  祭祀
  商報記者 李析力
  重慶商報訊 松柏挺拔、菊花鮮艷,雨霧中的歌樂山烈士陵園莊嚴肅穆。昨日,清明節,一個寄托哀思、傳承精神的節日,脫險志士、烈士親屬代表、學生、部隊官兵等社會各界千餘幹部群眾冒雨來到烈士墓,為65年前在“11·27”中殉難的革命烈士祭掃。
  鏡頭一
  脫險志士
  一百歲時還來看望戰友
  昨日上午11點,在雄壯的國歌聲中,祭掃儀式開始。當哀樂奏響,全體肅立默哀,16位儀仗兵2人一組,邁著整齊的禮賓步,托著怒放的菊花籃,向“11·27”殉難烈士致敬。隨後,與會人員手拿菊花緩步繞行烈士墓,將鮮花獻給長眠在墓中的英靈。
  “為了中國的解放,被關押在‘中美合作所’集中營里的300餘名革命志士壯烈捐軀,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驚天地、泣鬼神的正氣之歌,鑄就了‘紅岩’這座偉大而永恆的精神豐碑。”紅岩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在祭掃儀式上說。
  脫險志士孫重在家人的攙扶下,來到烈士墓前,理了理花籃的緞帶,彎下腰深深的鞠三躬,“老戰友們,又是一年了,你們安息,只要我沒死,我就會來看望你們!”
  今年89歲的孫老是15位脫險志士之一。他曾是一名技術工人,後來成為了一名中共地下黨員,走上了革命道路,因秘密聯繫技術工人破壞敵人的槍支彈葯被捕入獄。
  “15脫險戰友,健在的已經不多了。”孫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傷,身子在風中微微地顫抖,掰起指頭數到,“還有郭德賢、傅伯雍、盛國玉……”
  孫老說:“我現在飯還吃得,走也走得,黨和國家都很照顧我們,我要爭取活到一百歲,到時再來看望戰友。”
  當天,脫險志士郭德賢也參加了祭掃活動,她身著呢絨大衣,頭髮花白,看起來精神面貌很好。在儀式結束後,她久久站立墓前,不忍離去。
  鏡頭二
  烈士親屬
  怕耽誤祭掃提前2天來渝
  在烈士墓後方,立有雕刻著烈士遺像的照片牆,在照片牆前,烈士家屬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紙巾,把牆上的照片擦得乾乾凈凈,撫摸著親人的遺像,思緒萬千,眼含熱淚。
  “爸爸,兒來看你了。”在盛騰芳烈士的遺像前,一位頭髮花白,穿著藍色棉衣的老者突然跪倒在地,一邊喊著父親,一邊重重地叩了三個響頭。雨後的大理石磚又硬又滑,老人的褲子被浸濕,擔心老人滑倒,記者上前將老人攙扶了起來。
  老人名叫盛吉祥,今年已81歲,他清楚地記得,父親被捕是在1948年5月。“1948年3月的一天,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,凌晨3點我送爸爸上船,從此就再沒見過他。”盛吉祥說,當年5月從南京傳來父親被捕的消息,為了不泄露更多秘密,16歲的他悄悄地燒毀了父親留下的大量資料。
  “我們現在住在雲陽縣農村,來一次重慶不容易!”盛吉祥說,4月3日,他就和幺姑(盛騰芳烈士的幺妹)一起從老家往重慶趕,沿途奔波了七八個小時,“我們那裡遠,就怕耽誤了掃墓的時間!”
  “爸爸一心都為農民謀福利!”盛吉祥的眼睛變紅、眼淚順著皺紋往兩邊流,“我還記得有一年饑荒,老百姓沒得吃的,地主有存糧不賣,爸爸就帶人把糧食奪了過來分給老百姓。”
  鏡頭三
  儀仗兵
  每天要走3個小時禮賓步
  在將近1個小時的祭掃活動中,儀仗兵戰士最辛苦,他們站得筆直,一直守候在烈士墓前,無論風吹雨打,都要保持標準的軍姿。
  這16名儀仗兵都是來自重慶警備區警衛連的戰士,連隊指導員施戈說,一個月前他們接到任務就開始訓練,“因為平時本身任務就重,戰士們多是利用休息時間加班訓練!”
  “儀仗兵執行任務,代表的就是整個部隊的形象。”施戈說,所有戰士的身高都有硬性要求,要在176~185釐米之間,而且每個姿勢都必須連貫、標準,最難的就是走禮賓步,平均每天要走3個小時的禮賓步。
  施戈說,禮賓步有著嚴格的標準,步幅為55釐米,離地高度為20釐米,而且要走得慢。為了統一高度和走出力度,訓練時還會拉一根標準線,腿上還要綁沙袋。
  照著這個標準,記者現場嘗試了一下,高度和步幅都不是問題,難的就是又慢又穩,速度一慢身體就會搖擺不穩。
  周勇是儀仗兵中的一員,今年21歲,他告訴記者“能夠接受這次任務感到很榮幸,作為一名戰士,我們更要傳承紅岩精神,努力實現強軍夢和我的夢。”採訪中,周勇的姿勢一直沒變,抬頭、挺胸,挺拔而威嚴。
  逝去的英雄,你們永遠不會寂寞
  商報首席記者 黃平 實習生 彭佳
  蘆振龍、康波、周鑫,一個個曾經熟悉的名字,至今仍舊響徹耳畔。他們為了社會的安寧,獻出年輕的生命。昨天,記者探訪英雄墓地時發現,墓前束束鮮花,個個足印,英雄沒有被遺忘。
  祭奠康波
  八旬老太墓前三鞠躬
  在抗洪搶險中犧牲的康波,墓地位於南山龍園。
  昨天,記者探訪時發現,莊嚴肅穆的陵園裡,青松翠柏環抱,鮮花簇擁,一個花圈擺放在烈士雕像下麵。
  “康波啊,你還好嗎?”一位八旬老太,在兒子的輓扶下,拄著拐杖來到康波墓前,眼含熱淚,深情地向康波三鞠躬。
  老太姓龔,來自南坪,是一名中學退休教師,每年清明節,她都會到南山龍園來給他掃墓,“為的是不讓娃兒感到寂寞。”
  康波生前是一名武警。昨天,武警重慶總隊相關人士介紹,今年3月25日上午,總隊政治部新聞站8名戰友來到陵園給他掃墓,表達對戰友的緬懷之情。
  他們來到康波雕像前,扯去墓旁的蒿草,立正、敬軍禮,並將一束束菊花擺放在他墓前。
  祭奠現場,武警重慶總隊政治部新聞站站長王品,及戰友李剛、劉景銳等敬獻完鮮花後,站在康波烈士墓前久久不願離開,一個個大男人哭得雙眼發紅。“要是他還在該有多好,大家還是一起並肩作戰。”王品眼含熱淚。
  昨天,康波的母親文學平哽咽著告訴記者,4月2日,她和丈夫以及康波的弟弟一家,前往給康波掃墓。她說,自從兒子離開後,武警重慶總隊的官兵一直在幫助他們,有一次她生病,官兵獲悉後,把她從忠縣老家接到主城,把她送進醫院,這讓她很感動,“我儘管失去了兒子康波,但我卻擁有一群武警兒子,我感到自豪。”
  【新聞回顧】 2007年7月17日,沙坪壩陳家橋受困洪水。武警重慶總隊數千官兵緊急救援,兵分數路趕往重災區。新聞幹事康波主動請纓,手持相機加入到抗洪隊伍里,在搜救的衝鋒舟上,康波把一幅幅武警官兵驚險救援的畫面拍了下來。當看見一個男孩在房頂呼救時,康波毅然將救生衣脫給男孩。誰料,在隨後的搜救中,一個巨浪突襲衝鋒舟,手持相機的康波被捲走,英勇犧牲。
  憑吊蘆振龍
  墓前腳印密密麻麻
  蘆振龍墓,位於高新區二郎翡翠公園裡。昨天上午,冒著細雨,前來憑吊烈士的市民絡繹不絕,有老人,有小孩。
  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牽著3歲兒子來到墓前,站定後,父子倆朝烈士三鞠躬。該周姓男子說,他家住二郎附近,昨天去給親人祭掃完後路過現場,便來看望蘆振龍烈士。他說,以前沒有生小孩時,他只要有空都會前來祭奠英靈,現在有小孩了,他要把蘆振龍的事跡告訴兒子,讓孩子傳承英雄的精神。
  前來祭奠英烈的市民越來越多,英雄墓前,市民足跡密密麻麻。
  昨天,九龍坡警方相關人士介紹說,4月4日上午10時,該局團委組織青年民警40餘人,來到蘆振龍墓前開展題為“緬懷英烈 立德修身”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,他們敬獻花圈,寄托哀思,磨礪鬥志,為廣大民警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。
  蘆振龍的妹妹宋桂萍介紹,2004年4月,她因要照顧年邁的父母,調回到山東老家,成為山東省公安廳的一名普通民警。她說,這些年來,她與父母多次回到重慶,與哥哥生前的同事一起去給他掃墓。
  【新聞回顧】 1999年5月27日下午,為了保衛人民的利益,蘆振龍隻身一人,臨危不懼,英勇地與7名窮凶極惡的歹徒展開殊死博鬥,終因力不敵眾,身中27刀,壯烈犧牲,年僅25歲。犧牲後他被授予國家一級警模等稱號。同年5月31日,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蘆振龍為革命烈士。
  緬懷周鑫
  大學生墓前祭英靈
  英雄周鑫的墓位於涪陵烈士陵園內。昨天,一些市民來到他墓前,給他獻上鮮花,清掃落葉。
  上午10時左右,約10名大學生來到周鑫墓前,他們戴著白花,手持菊花,站成一排,低頭默哀,三鞠躬,再將菊花擺放在英雄墓前。
  昨天,涪陵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,4月4日上午10時左右,他們曾組織了30多名青年團員前往祭奠周鑫,大家肅立在墓前,給他獻上鮮花。
  周鑫的父親周永安介紹,每年清明時節,他們全家都會去給他掃墓,如今女兒接過哥哥的班,已成為一名公安民警,他時常告訴女兒,希望他向哥哥學習。
  【新聞回顧】 2009年2月20日,涪陵區公安局敦仁派出所戶籍民警周鑫下班途中,發現一年輕男子正持刀瘋狂追砍行人。喝令男子放下凶器遭拒後,周鑫上前與其搏鬥,周鑫在被凶徒連刺三刀的情況下,捂著傷口追趕44米,最終倒在血泊中,經醫生搶救無效壯烈犧牲。後來,他被追認為烈士。
  祭祀新風:燒紙的少了獻花的多了
  商報記者 葉惠娟 鄭三波
  重慶商報訊 昨日,市殯葬管理中心介紹,清明小長假首日,全市約130萬人掃墓,其中,主城區殯葬服務單位接待祭掃群眾65萬餘人,疏導機動車輛約7.8萬台次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清明祭祀掀起新風:帶紙錢的少了、乘公交的多了……
  帶紙錢的祭掃者少了
  昨日上午10時許,南山福座,為父親掃墓的劉女士,手捧一束鮮花,“前些年我們都燒紙錢,現在都在宣傳文明祭祀,我覺得這樣做很好,既環保,又減少安全隱患。”
  “我們一直提倡文明祭祀,希望市民用鮮花祭祀代替燒紙錢。”南山福座一負責人告訴記者,“今年清明節期間,繼續開展贈送鮮花活動。用鮮花換市民買來祭祀的紙錢,用溫馨的方式倡導市民文明祭祀。今年贈送出去的鮮花數量減少,這意味著帶紙錢來的市民更少了,大家都自覺帶上了鮮花或黃絲帶祭掃。”
  更加關註節地墓葬了
  近年來,國家大力推行節地墓葬,如花葬、樹葬、塔葬、壁葬等多種方式。
  昨日上午,77歲的周碧華婆婆來到南山福座祭掃已故的老伴,老伴是塔葬。王婆婆說,她去世以後也很樂意接受這種環保安葬的方式。
  南山福座負責人告訴記者,一個地墓占地面積約1.5平方米,而對於塔墓來說,一平方米可以安葬20位逝者,不僅節約用地,也更加方便了墓穴的管理。
  近兩年來,各大殯葬單位加強節地墓葬的升級和管理,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接受這些方式,其中塔葬、壁葬、花葬逐年增多。
  乘公交前往祭掃多了
  昨日,主城區各公交公司介紹,清明節小長假首日,各公交公司投入了近1000輛公交車轉運市民,如西部公交公司在30條公交線路上,投入了500多輛公交車參與清明節的運輸,還不包括一汽巴士、第三公交公司以及兩江公交公司和第五公交公司所投入的車輛。據各公交公司統計,昨日,有九成市民是乘坐公交車去掃墓。由於今年線路規劃更合理,投入的車輛更多,主城區所有的公墓、陵園都有公交線路到達,因此,今年比去年乘坐公交車的市民增加了一成,從八成上升至九成。
  清明提醒
  今明兩天迎掃墓最高峰
  由於今年清明節雨水偏多、溫度偏低,預計今明兩天,天氣好轉,全市殯葬服務單位接待祭掃群眾量將達到最高峰。
  市民政局清明節工作辦公室提醒市民註意:儘量避開上午9至12時高峰時段,錯峰祭掃。同時,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緩解交通擁堵。  (原標題:“只要我沒死,我就會來看望你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06ara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